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机构» 中医信息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概括介绍 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及教学成果 科研成果

  研究室在近20年的发展进程中,以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为己任,用信息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经历了数据积累、系统研发、方法探讨等重要的科研实践,在20多项的科研项目支持下,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等多个合作伙伴进行了密切有效地协作,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①自主开发的由9个子系统构建的“中医药基础数据库系统”,于2001年8月17日在北京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评价为“国内领先水平”,获得校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系统在国家版权局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为“2001SR6323”。

  ②研制的“中医方剂智能分析支援系统”,首次实现了对中医处方内涵知识的量化计算及表达,获得校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国家版权局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为“2006SR07599”。

  ③研制的“中医门诊医案管理系统”,为临床师生整理和管理中医门诊医案提供了软件支持,该系统在国家版权局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为“2006SR07600”。

  ④研制了“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在十一五国家支撑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在国家版权局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为“2010SR063924”。

  ⑤研制了“中医处方分类模式识别系统”,首次将SVM方法引入中医学信息的研究领域,为中医方剂学的分类提供了模式识别的方法和技术,该系统在国家版权局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为“2010SR063852”。

  ⑥研制了“中医方剂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在王庆国教授主持的973项目“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3CB517000)中发挥了作用,完成了近10万方剂的数据库建设,其成果“证候规范及四阶三网的辨证体系”获得校级科学技术一等奖,我研究室是主要完成人之一。

  ⑦研制的“中医医案数据库系统”,在十一五国家支撑项目的支持下完成,系统在技术上实现了基于网络访问的数据共享,该系统在国家版权局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为“2010SR063923”。

  ⑧构建的“中医门诊医案数据处理及挖掘综合技术平台”,在完成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后,正在推广应用的试运行中。

  上述研究成果的价值,充分体现在应用价值、学术价值、推广应用前景等诸方面。

  成果的应用价值:率先涉足中医学知识工程的研究,为中医智能的深入研究提供方法学支持的同时,也为中医智能系统的开发提供学科知识的支持;在中医药数据库的建设中,成功地解决中医药数据的保存和提取等实际问题,在提供稳定的数据查询和轻度集合的技术环境的同时,又为智能化的深度挖掘进行了数据储备;在中医智能的研究中,实现了人的“经验”在“知识”层面解读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中医学知识进行了形式化、量化的计算和表达,并成功地将机器学习技术引进到中医药数据挖掘的研究中。

  成果的学术价值:提出了中医学知识提炼、表达和利用的原则、标准、形式和方法,并进行了有效的实践;部分解决了中医学知识的形式化和量化计算的方法和关键技术等科学问题;在“基础量化模型”的提出和维护、基于权重的知识点的量化计算、专业知识和模型计算的成功结合、推理技术与学习技术的优势互补、无监督与有监督相结合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成果的软件实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

  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景:在一般应用方面,所研制的系统和方法适用于中医学专业领域及这个领域的任何人群;在教育应用方面,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如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中医处方模式识别系统等,学生可在这些系统资源的支持下主动学习,完成学习、科研设计、实验等学习任务;在科研应用方面,可为中医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方法参考,可为中医应用系统的再开发可提供技术支持,如辨证论治训练系统等;在临床应用方面,可为临床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对医者临证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联想、推理、判断等辨治的思维元素进行形式化、量化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