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机构» 糖尿病研究中心

糖尿病研究中心

概括介绍 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及教学成果 科研成果

  本中心是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疗效显著的大形势下,为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发挥我校优势,而搭建的融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新药研发四位一体的国内外科研合作平台。

  机构:本中心设立临床研究室、实验研究室、药物研究室,其中临床研究室设在第一、二、三附属医院,药物研究室设在中药学院,实验研究室设在逸夫科研楼四层,拥有红外热成像系统(TTM)等精密仪器和荧光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各种电泳设备等先进实验仪器,可以进行动物模型的创建和复制、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人员:中心人员分为正式编制人员、兼职人员和流动人员三类。正式编制人员由高思华教授作为首席教授、办公室主任,姜广建、张东伟、莫芳芳等任职实验研究室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兼职人员主要由赵进喜、龚燕冰等学校附属医院专家任职临床研究室技术骨干,倪健、徐瞰海等中药学院教授任职中药研究室技术骨干。另外,根据实验室项目需要,另聘有从事应用研发的流动技术人员,并招收硕博士多名。

  特色:本中心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与日本、美国、加拿大多中心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方法,建立了中医药干预胰岛素抵抗研究技术平台。(1)与日本武库川女子大学合作,引进两种自发性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及SHPSP-ZF大鼠,SHR/NDmcr-cp大鼠,开展中药干预胰岛素抵抗研究。(2)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引进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分离技术,开展创新中药开发研究。(3)与加拿大McMaster大学合作,引进其在国际上首创的利用腺病毒介导转染构建小鼠腹膜纤维化模型的制备方法,开展中药抗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机理方面研究。

  成果:高思华教授主持“肝脾肾同治法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包括:首次提出“肝脾肾三脏同病”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特点;首次提出“肝脾肾三脏同治”辨治2型糖尿病的新模式;建立了以“肝脾肾三脏同治”为核心辨治2型糖尿病的新治法和新方药;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证候学调查,阐明了2型糖尿病病位在肝脾肾的客观性。成果已发表论文多篇,并被收录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一书中。

  课题:目前本中心承担的在研科研课题主要有973计划“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治疗糖尿病候选药物降糖消渴颗粒研究”,教育部国际合作计划“中医药干预糖尿病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的调节作用的姜黄素抗糖尿病的分析机制研究”、“基于中药选择性Cathepsin K活性的抑制剂对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研究”,北京市教委项目“气化学说及气象疾病预警系统研究”,“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等。